English

一个外交官眼里的中国

1999-09-19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牛金荣

叶桐是刚刚离任的匈牙利驻华大使。他讲述了亲眼目睹的中国这几十年来的变迁:

50年代,外国人是“珍稀物种”。1956年我到北京留学,看到的都是平房,高楼没有多少。走在街头,经常会有一大堆人围观我们。和同学们下乡义务劳动,或者到外地进行社会实践,常常被人围住看,有胆子大的还挤上来,拔我的汗毛,看看是真是假。

80年代初,我到中国考察。我去了许多地方,看到了许多变化。主要是在农村,人民公社没有了,南方农村70%至80%是新房子,还有些二层小楼,农民已经发财了,劳动起来非常高兴。那时走在农村已经没有人再拔我的汗毛了。当时我大大小小一共提了65个问题,他们都耐心地一一给我解答。

1996年我再回到北京,在北京走走,根本不知道我到底在哪里。旧的、熟悉的市区都拆了,老的小胡同没有了,整个城市的面貌都变了。这个时候,随便在街头走一走,就能看到外国人。外国人再也不是什么珍稀物种,神秘不可知了。许多小商贩会操着流利的外语与外国人砍价做生意。中国人已经很习惯与外国人打交道了。

每个周末,在潘家园旧货市场,外企车、使馆的车子长长地停满了市场外的街道。金发碧眼的老外们,围住一个个旧货摊子,将一件件仿古的、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家具、挂件抢购而去。在秀水街、雅宝路,不只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来此购物,一些外国的商贩也来此大批地贩走服装。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